随着面试临近,不少培训机构趁机打出“2万元面试包过”“面试不过不收钱”等诱人广告,吸引考生参加面试培训。
在千军万马挤公考“独木桥”的今天,如此“牛”的收费标准和“包过”的承诺,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。据记者探底,一家培训机构推出“9天10晚”的课程,还有一种面试特训班只需“6天5晚”。一位参训的考生爆料自己被“快速孵化”的过程:老师先讲历年真题、考题预测等,最后进行实景模拟,“7名老师模拟主考官轮番提问,如新同事遭老同事排挤该如何应对?领导交代的工作不能按时完成怎么办?考生答题后老师进行点评”。如此“新鲜出炉”,就可以从容走向“面试场”。
平心而论,这样的培训,对短时间内提高考生应试中的人际沟通能力、逻辑思维能力、分析归纳能力有所帮助,也可能促使考生在面试中脱颖而出。但“公考”和其他选拔考核毕竟有所不同,这是在为党和国家选拔人才,选的是“人民的公务员”。一个合格优秀的公务员,必须德才兼备,岂是“6天5晚”就能炼成的?说穿了,这种培训,只是教给考生与面试官“过招”的“招数”而已。
“一笔写乾坤,一面定终身”,“拼笔试,拼面试,就是拼仕途”在一些公考生头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。因此,一些考生千方百计“抄小路、走捷径”,甚至不惜重金,走向“炼狱”般的“催熟培训班”。这样的“催熟”,容易使个别人一旦考进公务员队伍,就感到“进了保险箱”,缺少工作的后劲,缺少敢于担当、埋头苦干的精神。
改变公考中的“催熟”现象,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建立更加科学、公平、合理的考选机制,使“催熟”的过程成为“成长、成熟”的过程。要看到,一个人的政治素质、道德品质、责任意识,要经过实践考察才能验证,不是从回答一两个问题测试出的。因此,应提倡在实践岗位上“施展一番”,尽显聪明才智,而不是只在一张考桌上“露上两手”,在几道“面试题”前穷尽心机。
变纸上谈兵为实际练兵,变关门应试为开门而试,事实上,“实际工作一线是最好的考场,现实中的难点和棘手问题是最好的考题,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考官”。跳出固有的公考程式,未来的考官也可能不再是几个“专家”或“秀才”,而是考生自己“直接服务的群众”。只有这样,公考选人才能“避免主观性,趋向客观性;避免片面性,趋向全面性;避免表面性,趋向真实性”。
版权所有 ©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 黑龙江114招生网 –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网,黑龙江高考政策,黑龙江高校推荐,黑龙江自考成考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:100029
电话:010-80788512 传真:010-80788512
ICP备案号: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:中国网库[
62.5]